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

WENTI

卷筒电缆为什么选择双护套的形式

时间:2025-08-11 09:21:59

卷筒电缆(如起重机、港口机械、卷绕设备等使用的可收放电缆)需要频繁经历卷绕、拉伸、弯曲和拖拽,工作环境往往伴随摩擦、挤压、油污、紫外线等多重应力。采用双护套形式(即内层护套 + 外层护套的复合结构),是针对其特殊工况的优化设计,核心目的是通过分层功能协同,提升电缆的耐用性、可靠性和适应性,具体原因如下:

一、分层承担功能,提升防护针对性

双护套的内层和外层通常采用不同特性的材料,分别聚焦不同防护需求,实现 “1+1>2” 的防护效果:

卷筒电缆11.png

  • 内层护套:强化结构稳定性与密封性
    内层护套直接接触电缆的屏蔽层、绝缘层或缆芯,通常选用柔韧性好、附着力强的材料(如耐油橡胶、改性聚烯烃),主要作用是:

    • 固定内部结构,防止卷绕时缆芯松散、移位或相互摩擦损伤;

    • 提供基础密封,阻挡水分、油污等从外层护套的微小缝隙渗入内部;

    • 缓冲内层与外层之间的应力传递,减少外层摩擦对绝缘层的直接影响。

  • 外层护套:抵御外部强应力与环境侵蚀
    外层护套直接暴露在外界,通常选用高耐磨、耐撕裂、耐候性强的材料(如聚氨酯 PU、氯丁橡胶、高弹性 PVC),重点应对:

    • 卷绕时与卷筒、导向轮的剧烈摩擦(外层材料的耐磨性可降低表面损耗);

    • 外部机械冲击(如重物挤压、碰撞)和拉伸应力(外层的高强度可减少护套开裂);

    • 环境因素(如紫外线、雨水、油污、化学物质)的侵蚀,延缓老化。

二、增强抗疲劳与抗弯曲性能

卷筒电缆的核心损伤风险来自反复卷绕产生的弯曲疲劳:当电缆被卷紧时,外层受拉伸、内层受压缩;展开时则相反,长期循环易导致护套开裂。双护套设计通过以下方式缓解这一问题:

  • 内层选用低硬度、高弹性材料,可吸收弯曲时的局部应力,避免内层与缆芯之间的 “硬摩擦”;

  • 外层选用高韧性材料,能跟随弯曲形变而不易产生裂纹,同时保护内层不被过度拉伸;

  • 两层材料的弹性模量差异可形成 “梯度缓冲”,减少单一护套在弯曲时的应力集中,延长抗疲劳寿命。

三、降低故障风险,提升维护便利性

  • 双重屏障,减少单点失效影响
    若外层护套因磨损或冲击出现局部破损,内层护套可临时充当 “备用防线”,阻止水分、污染物直接侵入缆芯,延缓故障发生,为维护争取时间(尤其在连续作业的工业场景中,可避免因小破损导致的停机)。

  • 分层设计便于材料匹配场景需求
    不同工况对护套的要求可能存在矛盾(如既需耐油又需耐低温),双护套可通过内层耐油 + 外层耐低温的组合,灵活满足复合需求,而单一护套难以兼顾多种特性。

四、适应卷筒电缆的特殊结构设计

卷筒电缆常包含多股缆芯(如动力线、控制线、信号线),且可能带有加强件(如钢丝绳、凯夫拉纤维)。双护套设计可:

  • 内层紧密包裹缆芯和加强件,确保卷绕时受力均匀,避免局部受力过大导致的结构变形;

  • 外层通过光滑表面或特殊纹理设计(如耐磨凸起),减少与卷筒的摩擦系数,降低卷绕阻力,同时保护内层和加强件不受机械损伤。

总结

卷筒电缆的双护套形式是 功能分层、应力缓冲、双重防护的设计智慧,通过内层保障结构稳定与密封,外层抵御外部摩擦与侵蚀,协同提升电缆在高频卷绕、复杂环境下的抗疲劳性、耐用性和可靠性。这种设计虽会增加一定成本,但能显著降低因护套失效导致的停机风险和维护成本,尤其适用于工业重型设备、港口机械等对电缆寿命和稳定性要求极高的场景。


Copyright 上海索企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电话:13311756197 沪ICP备14028451号-5 XML地图

在线客服 微信号

服务热线

13311756197

扫一扫,关注我们

在线客服
服务热线

服务热线

13311756197

微信咨询
{dede:global.cfg_webname}
返回顶部
X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L13311756197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